(相关资料图)
原标题:“挖呀挖”,种法治种子,开法治的花
“在小小的花园里面,挖呀挖呀挖,种小小的种子,开小小的花。”这是近日一则引起不小舆论争议的儿歌(以下简称“挖呀挖”)。目前,关于其创作者身份、网络暴力、内容侵权等问题还在持续受到关注。(5月9日中国新闻网)
最近“挖呀挖”这首充满童趣的儿歌爆红网络,魔性又上头的节奏让不少人进入欲罢不能的自动循环模式。但爆红之后,相关争议甚嚣尘上,其中涉及的法律问题尤需关注。比如,相关视频涉嫌侵权、原发视频作者遭到网络暴力以及挖呀挖行为的法律风险等问题引发热议,值得深思。
换个角度看,这也不失为一次普法的好时机。事不辩不明,“挖呀挖”之所以热度居高不下,与它自身存在的一些争议不无关系。这表明,在“挖呀挖”爆红之外,在法律与生活、网络与现实之间,还有很多问题尚待厘清。不妨把“挖呀挖”现象当作“麻雀”,好好解剖,借力进行普法宣传教育。
先看儿歌内容,本身就算是一个普法教材。由之衍生和引发思考的问题,包括但不限于:在公共花园里,可以随意“挖呀挖”吗?“挖呀挖”时,挖到国家保护植物,有啥后果?自家花园能随意“挖呀挖”吗,有何法律风险?在儿歌之外讲好法律故事,让更多人知法懂法守法,具有重要社会意义。
再看儿歌之外,乐见更多关于网络侵权和网络暴力的理性讨论。如今,短视频正成为互联网知识产权侵权的高发地,网暴也似乎成为热点事件的“标配”,种种乱象令人忧心。此次“挖呀挖”爆红再次抛出值得关注的社会议题:譬如,网络时代如何保护原创?生活中,我们常见的“搬运”“X分钟带你看完一部剧”等,很可能就涉嫌侵权。内容创作引发的侵权纠纷问题不容忽视。但同时,由于发现难、举证难、索赔难等,短视频版权保护仍有很长的路要走。对“挖呀挖”的相关质疑也提醒我们,要尊重原创,加强版权保护意识。对于内容创作者来说,守住“合理使用”的底线才不会逾越法律红线。
再如,网络暴力问题。随着“挖呀挖”走红,围绕视频的原创归属争议越来越大,网络暴力乘机走到“幕前”,搅乱舆论场一池春水。有的蓄意挑起各个博主的对立,有的利用AI给教唱幼师换脸来博取流量,还有的直接对博主发起人身攻击。网暴行为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给儿歌“挖呀挖”蒙上阴影,也消解着理性讨论,污染了网络空间。“挖呀挖”引发的争议也昭示: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只有尊法守法用法,才能不离维权的正道、不背正义之初心。反网暴任重道远,须久久为功,更需要全社会共同付出努力。
火爆网络的“挖呀挖”是生动的法治课堂。不妨借力“挖呀挖”,种下普法的种子,开出守法的花,更好传播法治正能量。(张冬梅)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