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去年11月,国家乡村振兴局、教育部等8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乡村工匠培育工作的指导意见》。此后,各地相继出台相关文件,推动这项工作开展。近日,浙江省明确到2025年,认定100个省级乡村工匠名师工作室、1000个省级乡村工匠名师、10000个市县级乡村工匠;四川省提出“十四五”期间,认定10000名以上技艺精湛的乡村工匠,设立1000个以上乡村工匠工作站,遴选1000名以上省级乡村工匠名师,设立100个以上名师工作室。培育乡村工匠队伍,对促进乡村产业发展和农民就业作用甚大。
乡村工匠一般是指农村社会中依靠手艺为农民的生产、生活服务,并以此谋生的人。新时代乡村工匠包括涉农非公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专业户、农村个体工商户中,熟练掌握技术技能,在基层一线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农产品经营、种植养殖、建筑施工、农村电商、传统技艺等工作,以及从事烹饪、家政服务相关工作,为农村经济发展做出积极贡献的人士。培育这样一支乡村工匠队伍,对促进乡村产业发展和农民就业,推动乡村振兴意义重大。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关键在人才支撑。乡村振兴需要大量的“土专家”“田秀才”,也需要“新农人”“乡创客”。农民有本领拥抱新经济、新产业,乡村才能振兴。在现代农业建设方面,休闲农业、农业物联网等新业态不断涌现,发展5G视频农业、农村电商、直播直销、点对点直供等新业态新模式,都需要充足的工匠型人才支撑。这些工匠型人才从哪里来,除了“引导城市专业技术人员入乡兼职兼薪和离岗创业”“允许符合一定条件的返乡回乡下乡就业创业人员在原籍地或就业创业地落户”,实施好乡村工匠培育工作更为重要。“就地取材”,就地育才,乡村振兴才会有用不尽的工匠人才。
构建乡村工匠培育体系是提升农民综合素质的基础工程。实行分层分类培育,市级以上主要开展经营管理型人才培育,县级主要开展专业生产型、技能服务型人员培育,重点围绕生产组织、主体管理、智慧农业、市场冷链、信贷融资、风险防控、农业生产和农产品“三品一标”等,开展重点区域产业带头人专项培育。尤其对新生代农民等重点群体,广泛开展就业创业技能培训,应作为乡村工匠培育的重中之重。同时,乡村工匠培育还应结合职业继续教育,进一步完善残障群体的特殊职业教育、农民再就业培训、青年无业者的就业培训、城市化进程中农民的转业培训等培训体系建设,全方位提升农民素质,为户户有增收项目、人人有致富门路夯实技能基础。
打铁先要靠自身硬,振兴要凭真本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效果如何,说到底取决于农民的综合素质。但农民综合素质的提升,技能培育只是基础,干起来才更为关键。为创业创新提供广阔的施展空间,广大乡村工匠的价值才能在实践中得到不断跃升。结合实施乡村工匠培育计划,可采取配套建设“农民创业园”“农民创业一条街”等多种方式,为乡村工匠施展本领提供良好的硬件环境。如利用闲置厂区或专辟创业园,建立农民创业示范园区,强化乡村工匠培育的针对性,通过学有所用,促进创业和就业,才能真正增强乡村工匠培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