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记性长本领的中国制造
(资料图片)
//@鄙人法布:我前几年到惠州,看到洗发水工厂实验室比国内很多工厂面积都大,检测设备看得眼花缭乱,涵盖原料检测、产品检测和产品体验测试。
工程师说当年霸王有原料检测设备,就不会导致二噁英事件了!
@南山林雪萍中国制造进入最花钱的阶段。
前两天在合肥一家电脑工厂调研,发现这里居然有一个顶级的实验室。实验室有着各种触目惊心的测试科目。
一个大钢球,从半空自由落体坠下,砸在电脑盖板上。嘭的一声让人心跳,而电脑则表现出若无其事的样子。在另外的转台上,一支特别设计的摇动臂,在反复转动开启电脑以测试转轴。一般的标准是1万次,而在这里它需要转动几万次以上。
匪夷所思的测试项目很多,一台中空的大设备负责制造沙粒,来测试沙尘对电脑的出气口的影响,而要模仿的沙子还要有粗有细。而一间极限温度实验室,则可以完成零下80°到零上80度的模拟考验。一台电脑需要经历如此的“折磨”,才能真正实现它的品质之旅。
无需说,这样的实验室,都是花钱堆出来的:无论是进口的示波器,还是定制的大容器设备,还有那些自制的工具和仪器。为什么需要这样的实验室?这就涉及到了中国制造的一个重大软肋:质量可靠性。
在很多场合,国外品牌都无法替代,这往往被笼统称之为“卡脖子”。实际上,这些卡脖子产品并非输在技术上,而是输在可靠性。不是造不出来,而是用不太久。
工程机械上最常用的液压阀,国产品牌头两年也没问题,但再长时间就顶不住。它无法与整机的设计寿命相匹配。其中液压比例阀的电磁线圈的三家德国企业,就是靠着可靠性,牢牢控制着全球工程机械的绝大部分市场份额。而低可靠性的最大原因,就是工程实验做的不够多,对实际使用环境认识不足。
值得警惕的是,中国制造的可靠性体系,很多领域一直没有建立起来,有的甚至连老本也丢失了。即使像工业母机这么严肃的行业,各个机床厂对可靠性的认识,也非常不一致。对于类似轴加工、分度仪的看法,各家自有主张。机床是跟基础原理、机械性能有着高强度关联的行业,可靠性体系至关重要。但可惜的是,这种可靠性体系不仅没有壮大,反而随着一些老机床厂的消失、老同志经验的断层,反而在减弱。中国高端机床多年来孱弱不力,某种程度跟可靠性体系的丢失有关。
可靠性是高级工业化的一只拦路虎。中国制造未来的一个重要攻坚方向,那就是把大量的钱,花在实验室上。好钢用在刀刃上,这块好钢就是实验室。而实验室就是要花钱。
东丽的牙刷刷丝天下无敌,高级牙刷厂商都只能从它这里购买原材料。而它的实验室,就需要解决包括刷丝斜度一致的系列性问题。这就需要自行制备高精度的计量工具,来完成对刷丝直径一致性的度量。而在电子行业高等级清洁实验室占据30%市场份额的南京天加,24小时不间歇的实验室,用电比工厂车间还要高。
没有钱,就没有工程数据,就没有可靠性,而它的远端,就会无法拥有品牌。花钱不仅仅是买设备,还有人力资源的配备。
在这个电脑实验室,到处都是六西格玛黑带大师。他们需要有工程师制备的能力,和对数据的高度敏感性,从而才能成为质量坚定的守护神。这台电脑需要一系列的守护神。这台电脑,就是经典的ThinkPad。它最早就是来自IBM旗下的日本大和实验室所设计。当联想2005年收购IBM之后,日本大和实验室也被一并继承下来。它代表的不仅仅是顶级电脑的设计水平,更代表严苛的可靠性设计能力。
在2012年联想的合肥工厂联宝基地开始建立的时候,这里的质量负责人就开始心心念地要把大和的可靠性体系迁移过来。跟大和实验室人员的谈判开始了。谈心谈制造信念,谈未来规划。很多大酒,自然是少不了的。终于,一位资深负责人动了信念。在退休之后,他来到合肥,从头开始建立了这个“庐州可靠性实验室”。合肥的别称是“庐州”,这个大和相对应的名称,寄托了人们对合肥未来制造的美好期待。
跟日本大和实验的各种合作,也频繁起来,很多日本设计的产品也在这里完成可靠性验证。全球的智力资源,开始被注入到这个城市里来。从零开始,这块可靠性认识几乎是零的沙漠之地,成为如今规模已经超越大和的顶级可靠性实验室。
这是联想电脑得以成为全球第一品牌背后的支撑,也正是一个非常正式的隐喻,寻找中国制造可以扬名天下的决定性力量。
重新认识可靠性,就是重新认识中国制造的未来#新质量思维##供应链攻防战#收起全文d
k收起f查看大图m向左旋转n向右旋转关键词: